悉尼北部的华人重镇Eastwood,临街房屋皆为典型的二层澳式商用房,漫步街头,随处可见其中文译名“伊士活”。尽管该镇只有两条平行的主街以及几条转角相接的小巷,但华人商店、餐馆、超市却鳞次栉比,一家挨着一家。即便平日,街上也是熙来攘往、买卖兴隆,用当地华人调侃的话来说,就是“繁荣得一塌糊涂”。 小镇的中文译名为什么译作“伊士活”?这要从小镇的商业历史说起。上世纪80年代以前,这里不过是一个萧条冷清的边远小镇,镇上除了几家“袖珍”超市、杂货店和小餐馆之外,别无他业。因此地房价便宜、交通相对便捷,上世纪90代前后,从中国香港来的一些移民便在此安营扎寨。香港人重商,又有着“顽固”的中国肠胃,故而在这里开了几家“为我所用”的华人超市和商店,小镇的中文译名遂掺入了粤语元素。 不过,伊士活真正繁荣还是近10年。随着中国移民和留学生的大批涌入,这里的华人超市、商店、餐馆越开越多,生意越做越好。不过两三百米长的主街上,就有3家华人超市、3家肉店、两家鱼店、3家药店、3家面包店,另外还有不少杂货店、餐馆、音响店等。 许是因为华人“人多势众”,具有较强的购买力,商家们也与时俱进,一改早年的英语、粤语“大一统”,只要会说普通话,行遍全镇都不怕。一家西方人开的菜店,老板是白人,运输上架的工人是印巴人,而把门收银的服务员全为华裔女子,不仅面目清秀,且能操流利普通话、粤语和英语。由于在语言上有优势,那些从广东来的留学生和打工仔就更容易受到香港老板的青睐。你问那些围着围腰、站在柜台前的阳光少女少男:哪里来的?多半答曰:广州或深圳。 伊士活的华人商店皆“克隆”于香港,所以除了使用汉语繁体字、英语双语招牌之外,最大的特点就是“杂”。华人超市里各地产的干鲜货品、粮油糖酒等一应俱全,其种类甚至超过目前国内的许多超市,比如华人爱吃的粉丝,产地有澳大利亚、越南、泰国的,也有中国内地、台湾、香港的。而药店里卖百货、蔬菜,音响店里卖报刊、IP卡,菜店里卖水果、粮油,布店里卖成衣、杂货,以及面包店的面点华洋兼容、餐馆里的菜肴中西合璧等现象,比比皆是。商谚道“货卖堆山”,尽管商店里显得有些“杂乱”,却不是“无章”,所有商品皆排列有序,充分利用营业场地,不仅方便顾客选择,也节约了购物的时间。 “民以食为天”,但凡有华人的地方,就有中餐馆,伊士活也不例外。除了几家西餐馆、咖啡店之外,还有两家粤式茶楼,四五家卖烧腊的餐馆和大排档,华人来此购物,便可顺带享受中西美食。不过,最令人惊讶的是,这里居然还有一家川味的“谭鱼头火锅”酒楼,尽管因入乡随俗,味道多少有些“改良”,但望着那沸反盈天的“红盆景”,心中仍不乏一丝暖意――香不香,家乡菜! 伊士活不大,各类商店相对集中,再加之购物中心还有几家连锁超市,故而只要在街上转一圈,你就可以购齐日常所需。又因进货渠道广,商品走得快,价格上有一定优势,商品也比较新鲜,还可“货比三家”,故本地和附近的华人都喜欢来这里购物,就连离该镇约20公里的悉尼商务区帕尔马塔的华人,也时常舍近求远,开车来这里“赶场”,不为别的,就为“求鲜、求廉、求异、求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