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定这个月中旬出发的澳大利亚投资考察团现在推迟了,等一等看吧。”11月10日,吴永春在上海杨浦区财富国际广场的办公室里对着电话说,话语里透着无奈。他身后的墙上,是大幅的世界地图。
正是夜长梦多,这一次计划中的有20多名投资者参加的澳大利亚之行,自9月中旬华尔街灾难发生后,时间表便一改再改。10月23日那天几乎要动身去机场了,最后还是搁浅。而这次,考察团内部连去哪里考察都发生了分歧。20多人中,有3名团员坚持看好澳大利亚市场,其他将近一半团员建议转向美国。
还有另一半人比较保守,提议观望一阵子再说。争议不下,只好暂时不动。
聚散自如,去来飘忽,一旦发现机会,便像候鸟群一般呼啸而至,形成一个“鸟岛”,这是上海、江浙民间跨境投资团的运作特性。平常,这些资金散落、蛰伏于民间的每个角落,只等炒家吹响一声唿哨,便在瞬间集结,扑向目标。上海滩上大大小小的跨境投资咨询公司,就是这些资金的集聚载体。
作为上海泽大投资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永春,是这些资金的号召者之一。他所组织的投资考察团,“一个团至少16人起”,成员全是清一色身家超千万的浙江老板。这个团队的主攻投资目标,是全球各地的豪宅。
澳洲金梦
3个月前的8月1日,吴永春的“鸟群”曾在他的唿哨声中聚集,飞向南太平洋。
那次,吴永春的“泽大号”投资团启动了为期7天的澳大利亚首航。投资团成员大都是来自浙江民间商会的“游艇阶级”(yacht people)。吴永春为此别出心裁地为这些人定制了一个“游艇俱乐部”,提供移民、留学、投资等系列服务。
直到那时,把澳大利亚定为“全球居住计划第一站”,在投资团里还是一件众望所归的事。“现在的澳大利亚,就是7年前的上海啊!”吴永春给团员们分析说,“想想看,在墨尔本、在黄金海岸,同等区域、同等档次的房产,价格只有现在上海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一。”
仲量联行的统计数据似乎也在支持吴的说法——2008年第一季度,悉尼的A级商用楼空置率还不到5%,租金水平创下新高。金融繁荣之下,广阔的草原沙漠,人口不过2000来万的澳大利亚,居然也出现了35000套房源的供给缺口。澳大利亚联储首席经济分析师理查兹还在唱多说,澳大利亚房价一年来高歌猛进的情况“近期仍将持续”。
除了诱人的房价,还有一部分早期已进入澳大利亚的投资团成员的现身说法。团员之一的林军5年前就在澳大利亚买了一片地,向当地银行贷款盖了房子,总共花费800来万元人民币。现在,这笔投资据说至少已增值了10%以上,收益不仅供养了在澳大利亚留学的儿子,房子还出租给当地留学生,租金收入基本可支付贷款利息。林的成功吸引了大批亲朋好友成群结队涌向悉尼的豪宅。
而组团者吴永春,他本人就是一个投资者,他的公司今年5月刚刚进入澳大利亚投资,与当地商人合作,在墨尔本和黄金海岸市圈地开发公寓、别墅和旅游度假村项目。
生于温州泰顺的吴,7年前向亲朋好友借了100万元起家投资嘉定安亭的一个汽配城项目,用商户定金启动了工程建设,掘得第一桶金,现在他很想把这套复制到海外,炒作自己在澳洲的地产项目。
一切看来都激动人心,澳大利亚首航团完成了为期一周的考察后,就有人对一幢楼房表示出投资意向。吴永春计划在9月中旬组织又一个赴澳投资团时,人人都跃跃欲试。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9月中旬华尔街发生的事改变了一切。
跌宕的行程
“看着这几个月澳元汇率的变化,我就觉得心惊肉跳”起码是短期内不敢到澳大利亚轻举妄动了。”投资团成员之一、在上海做低压电器的商人贾方宇说。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