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到移民的量,自然要讲唐朝,当时长安人口超过100万,是世界历史上首个超过百万人口的国际城市,王维诗中是这样写的:“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当年突厥战败,迁居长安者,一次即达十万之众,这也大概是世界上最早接受大批难民潮的国家,唐太宗就曾说:“自古皆贵中华而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多么伟大的胸襟,唐朝的盛世不是没有原因的。
澳洲本身就是一个移民国家,人口中除40万的原住民外,其他二千多万人都是近百余年来的新移民。原住民不事农业,更无工业,所以澳洲有今日的发展结果,都是靠移民的开发和建设,先是早期西欧移民,二次大战后接受东、南欧移民,中东战争后,有了黎巴嫩、伊拉克等穆斯林移民,接着是东南亚越棉寮移民、香港、台湾移民、而近年的移民则以大陆人为主,整个澳洲百年发展史就等于一部移民史。澳洲经济发展也必须靠移民不断的投入,这是大家都不得不接受的事实。霍华德骨子里也许是种族主义者,是最反对移民的,但也是在他手头上,率先放松开放各种移民条件的,1990年我申请来澳时,那年的移民配额是8万人,前年到每年30万人,工党发现移民人数多了,所以开始缩减移民政策,上个财政年度降到23万人,如果政策还是不放松的话,这个财政年度会剩17.5万人,2011-12甚至会跌到14.5万,所以艾伯特说他的移民人数总量目标是每年17万人,那就必得再放松,才能达到这个目标了。
不过,大家也不必太把数量放在心上,因为从过去的经验来看,向来是选举时是一个政策,新政府上台后又会是另一个政策,霍华德为什么不想要移民,但又开放移民了?因为商界的压力呀!您要经济成长,连个工人都找不到如何成长?人口不增加,市场不扩大,经济如何成长?可是由于澳洲人口中绝大部份是白种人,他们要维持西方文化和自己的传统价值观,所以大部份人都反移民。选举到了,政客们就用这个话题来迎合选民,失业率高时就散布增加移民等于抢工作的言论,经济好了,再讲移民政策就喜欢用一个字sustainable(可承受性),意思是我们的水资源、环保、都市发展是否可以承受大批的新移民,现在房价高了,移民炒高房价也是一个话题,可是,说穿到底,最重要的潜意识思想是,我们有这么多的天然资源利益为什么要让外人来分享?台湾人讲:“一支草,一点露”,没有草哪来的露水?有了草自然就有露水,这是相益得彰之事。所以我敢在此预言,如果移民不放大,澳洲经济必然无法发展,到时企业加压、游说、制造舆论……政府还是要开大门的,至于选举时候选人这些政见,你就听听算了,到时你自然会发现不论30万、17万,这些都是一个小学生加减乘除的演算数字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