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何小夕赶了3个移民宣讲的场子。在北京,当天类似的宣讲会还有至少四家。
打算移民美国的何小夕发现,几家宣讲会的重点,几乎都指向同一个国家:美国。又几乎都指向同一个项目:投资移民。
市场突变
美国投资移民的蹿红,有一个大的背景:2010年,几个主要的移民目标国政策突变。
先是在2010年4月29日,澳大利亚政府宣布,对于申请该国投资移民的资产要求,从原来的25万澳币提升至50万(根据2月27日的外汇牌价,1 澳元=6.65元人民币);申请人在所属公司持股的比例要求,从原来的10%提升至30~50%,同时取消了针对公司高管的项目,只针对公司的股东。
7月1日,澳大利亚又宣布实施新的移民“技术职业清单”,对清单大幅“瘦身”,并将移民配额向高技术职业倾斜。“此举意味着,原本通过留学实现移民澳洲的途径基本关闭。”移民专家张跃辉说。
6月26日,加拿大移民官网宣布,将该国技术移民的职业列表,从此前的38类调整为29类,并且提高了英语门槛,使得非英语国家申请人拿到枫叶卡(类似于美国的“绿卡”)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同时,该国对投资移民的资产要求,从此前的80万加币提升至160万加币(1元加币=6.69元人民币),还要对这些资产来源的合法性进行说明;投资的金额从原来的40万加币提升至80万;直接花钱“买”枫叶卡的价钱,则从原来的12万加币提升至22万加币。
10月14日,香港特区政府公布,将该地区投资移民的投资门槛,从此前的650万港币提升至1000万港币(1港元=0.84元人民币),且不含房地产投资。
新加坡政府也在去年10月份提出,该国投资移民的投资门槛,从此前的150万新币提升至250万新币(1新加坡元=5.15元人民币)。对其所在公司年营业额的要求,则由此前的1000万新币提升至3000万新币。
张跃辉分析,以上政策调整的背景,与金融危机有关。“金融危机留下了两个后遗症,一个是国内的失业,另一个是资金短缺。前者需要限制外来人口,后者需要引进更多的外部资金。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要钱不要人’。”
而此前在与以上国家的竞争中势均力敌的美国,并没有跟进这一轮涨价。这使得竞争的天平开始向美国倾斜。何小夕和老公本来对加拿大情有独钟,现在则逐渐情定美利坚。
一个在过去不温不火的项目逐渐浮出水面,成为移民顾问竭力推荐的“王牌”,就是EB5。
EB5“王牌”
EB5的全称是“Employment Based Fifth Preference”,是美国职业移民的一种。美国职业移民共有5种,分别是EB1、EB2、EB3、EB4、EB5。其中EB5就是指投资移民。
EB5可以分解为两个阶段,一是通过投资,拥有临时绿卡,有效期为两年;二是在两年期限届满前,通过美国移民局审核,拥有永久绿卡。前一个阶段的关键在于投资,后一个阶段的关键,则是在两年之内是否创造了10个就业机会。
投资依地域又分为两种,一种是在美国政府批准成立的区域中心投资,另一种在区域中心以外的其他地区投资。两者的区别是:后者要求投资额达到100万美元(少部分地区50万美元即可),并且要直接创造(即雇用)10个就业机会;后者的投资额减半,并且就业机会也不要求直接创造,间接创造(即由于这种投资而带动的就业机会)也可以。基于以上优势,区域中心在1993年推出后,迅速成为投资移民的主力军。美国官方的统计数字显示,在近几年美国的EB5投资中,有90%左右投向区域中心。现在,美国每年对全球有10000个EB5配额,其中有3000个是给区域中心项目的。
区域中心推出的背景,是美国希望借助外部资本拉动落后地区经济的发展,并藉此带动就业。张跃辉告诉《财经国家周刊》,区域中心的项目,大多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对资金的需求量大,二是用工需求较多。“比如大型连锁超市、餐厅、综合购物广场、办公大楼、观光酒店、工业厂房以及娱乐中心等。”
投资移民已经给美国带来一些显而易见的变化。奥尔良县——一个在佛蒙特州失业率排行榜上一直雄踞榜首的地区,在2009年成为区域中心后,当年即摘掉了这顶帽子。“外来资本功不可没,”当地媒体对这一变化如是总结道。
如果美国每年1万人的投资移民配额用满,按照其投资最低标准,每年至少为其带来50亿美元的外来投资。
张跃辉说,区域中心EB5对于申请人的主要吸引力,在于一方面投资较少,同时批复的效率很高。北京金征远公司首席移民顾问李伟,曾对投资加拿大和投资美国做过一个对比:对资产总额的要求(不同于投资的数额):美国100万美元,加拿大160万加币(美元与加币的汇率大体相同);就对申请人的条件要求看,加拿大要求必须在过去的5年中有两年成功管理经验,美国则不要求;在对资产合法性的说明方面,加拿大明显比美国把关更严。最后一条对很多申请者具有致命的诱惑:一位资深移民顾问告诉《财经国家周刊》,他在办理业务中的最大体会是:让很多申请人拿出钱来不困难,但让他们说出这些钱从何而来,却难比登天。
EB5的另一优势是办理期限较短,并且一人申请,配偶和未满21周岁的未婚子女都可以移民。李伟说,EB5的办理期限在1年左右。这比另两个常用的移民方式——投亲移民和非技术工移民要快很多,前者通常要等待七八年,后者要等5年左右。
正是在以上因素的作用下,EB5近几年申请人数量呈现出较快的增长:2005财政年度(美国财政年度时间为前一年的10月1日至当年9月30日),美国移民局收到区域中心投资移民申请332份;2006年这个数字为486份;2007年为776份;2008年为1257份;2009年为1028 份;2010年为1955份。
中国申请人成为这一趋势的主要推动者。这从中国申请人获得的签证所占比例的变化中可见一斑(签证数与申请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主申请人如果获得签证,其配偶和未满21岁的未婚子女也可以获得签证。所以签证数通常要比申请数多。两者之间有一种正相关的关系)。2007财年,中国申请者获得了293张签证,在所有EB5签证中占比26%强。到了2009财年,中国已经获得了1979张签证,在EB5签证中的占比已经达到47%。而EB5的另一消费大国韩国,同期的签证占比则从近50%降至21%强。
这一热潮还在继续“发酵”。北京因私出入境中介机构协会会长齐立新告诉《财经国家周刊》,目前中国潜在的EB5申请者,或已达万人左右。
“但EB5申请人数的增加,并不意味着整个移民群体的增加。EB5的很多申请者,来自于对其他项目的‘掠夺’。所以,它是一种内部调整。”张跃辉说。
“并且,EB5在整个移民盘子所占的比例很小。就算是EB5的1万个配额都给了中国,在中国每年十几万人的移民盘子里,也是个小数。”一位资深移民顾问说。
在EB5申请人数大幅上扬的同时,从其他国家传来了申请人数下跌的消息。2010年底,澳大利亚、加拿大纷纷发布消息,宣布在实施新政以后,申请者跌势明显。分析人士认为,作为这些国家最主要的移民供应国,中国对这种跌势贡献明显。
在齐立新看来,眼下涨势喜人的EB5,其实也暗流涌动。“因为这里面有一些鼓噪的成分。”
双重赌博
齐立新说,国内对于EB5的推介,多将其描述得非常完美,却对其风险甚少提及。
何小夕在推介现场听到的EB5,是一个集投资与移民双重利好的产品。“既有不错的回报率,又能把移民办了。”
在齐立新看来,推介者仅说了一种最好的可能性,事实上EB5有多种可能性。“最坏的一种可能性是:既收不回投资,又办不成移民。”
路透社公布了一个从1990年到2010年EB5的数据。该数据显示,这20年间,共有13719人申请EB5,获得临时绿卡数为8382,而最终拿到永久绿卡的,仅有3127人。
美国移民局提供的数据同时显示,近5年EB5申请的获批比例呈现上升趋势:2005年度批准179件,占总申请数的53%;2006年度批准336 件,占比73%;2007年度批准473份,占比76%;2008年度批准640份,占比84%;2009年度批准1262份,占比86%;2010年度批准1369份,占比89%。
由临时绿卡转化为正式绿卡的批复率,也呈现出逐年上升的势头:2005年度批准184件,占申请数的62%;2006年度批准106件,占比 64%;2007年度批准111件,占比69%;2008年度批准159件,占比70%;2009年度批准347件,占比86%;2010年度批准274 份,占比83%。
还有一个数据必须提到,就是获得临时绿卡却没有最终申请永久绿卡的群体。这些人或是因为对创造10个就业岗位失去信心,或是资金的来源出现了问题,或是对繁琐的程序失去了耐心不愿再等。据路透社报道,在获得临时绿卡的人中,这个群体占比在20%以上。
前述资深移民顾问告诉《财经国家周刊》,综合以上因素,现在区域中心EB5的最终的成功率(拿到永久绿卡),大约在40~50%。
但何小夕在推介现场听到的成功率,远高于这个比例。“有的甚至说成功率达到90%以上。或者含糊其辞,说至今尚没有不成功的案例。”
“比如对于对创造10个就业机会是否有把握的问题上,推介方大多会闪烁其词,只强调‘间接’创造就业机会的途径广泛,却对评估方是否会认可这样‘间接就业’闭口不谈。”何小夕说。
张跃辉说,“创造就业机会”可能是EB5申请者面临的最大难题。“因为申请人不参与项目的运作,又不了解美国的就业情况,能否创造10个就业机会,完全不在自己的掌控之内。”
对项目无法掌控,还带来了投资的安全性问题。“这些地区之所以发展不力、失业率较高,本就是其发展环境不佳的后果。在这样的环境里投资,注定风险会比较大。”齐立新说。
EB5区域中心的项目,都是尚未投入运行或尚未开建的项目,无法从其过往的运行中预测其风险。
美国政府规定,不允许项目方对EB5的投资给予还本承诺。“让投资从头到尾在风险中运行。”业内人士分析,这一规定的背后,是美国对于EB5项目盈利能力的担忧。“他们担心自己承担不了这个风险。”但在推介会现场,何小夕还是听到了对资金安全的承诺。
很多中介竭力推荐EB5,与各国在纷纷提高移民的门槛后,中介生存的压力骤增有关。“各国门槛的提高,对移民市场是一个打击。中介需要借助一些产品,重振这个市场。EB5就是一个合适的产品。”前述投资移民顾问说。
随着《区域中心投资移民法案》“大限”的临近,留给中介机构的时间不多了。从现在算起,到2012年9月30日,还有18个月的时间。这18个月,对于有些移民中介来说,是生死之战。
中介热衷于推介EB5,还有另外一个原因。这位资深移民顾问说,相对于其他产品,中介从投资移民中获利更多。“中介的收入,主要不来自于对客户的收费,而是来自于美方的回扣。一个投资移民办下来,中介要从中拿到至少20万元人民币。”
齐立新说,眼下的投资移民,浮躁的心态甚浓。他建议申请人调整心态。“如果你认为投资就能得永久绿卡,就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如果你觉得可能拿到绿卡,也可能拿不到,就走上了一条半谨慎的道路;如果你做了准备,可能投资的钱拿不回来,绿卡也没有,你就真正地理性了。但关键是,如果是这样,还有多少人要投资移民?!这才是这个问题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