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父亲Stuart隔三差五地会来陪伴Jane,但总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Stuart正在念医科大学,学业非常繁重,而且父亲下了死命令“不准和Jane同居结婚”,为了权衡两边的关系,他只得过着两头跑的日子。
Jane心里也堵着一口气。Stuart的父母亲为什么对她如此不满意呢?就因为她出身贫困家庭?就因为他儿子念的是大学医学院,而她只是个美容专科学生?难道她真的只是个耽误Stuart前程的角色吗?
Jane很不甘心。
待产的日子躺在床上,有时真的很百无聊赖,Jane在心里酝酿着怎么个赚钱方法又快又稳定。她希望以后挣的钱能比丈夫还要多,她想象着终有一天Stuart的父母亲会对她刮目相看。
1998年
孩子降生在租的房子里。
养身体的那阵子,Jane翻看着一套从图书馆借的一系列关于房产投资的书籍,她似乎看到了一条未来的出路。
之前她就思考过一个问题:她每周都要付房屋的租金,日积月累,这也是笔庞大的数字。但是即便付一辈子的钱,这房子也不是自己的,升不升值自己一点好处都捞不到,反而租金还会水涨船高,她为什么要做这笔赔本买卖呢?
Jane跟Stuart说想买一套房子的时候,Stuart还是很犹豫的。
Jane坚定地说:“亲爱的,请相信我,给我三年,我一定还你个奇迹,说不定,我还能做到以房养学、以房养家呢!”
Jane看中了一套离一所大学很近的四室两厅的房子,总价20万。
这套房子其实起初开价是22万元,因为当时政府正好推出了养老金计划,如果放一大笔钱进入养老金帐户的话,可以免税。因此Jane利用了卖家想快点出售房屋的心理,顺势压价,才拿到了20万如此便宜的价格。
他们符合首次购房补贴的要求,可以得到政府7000元的补贴款。Jane又向母亲借了1万元,外加以前两人打工的积蓄,凑足了4万元的首付,买下了这套房子。
其余的16万是向银行贷款,利息7%,即每年付11200元的利息。
Jane和孩子住在其中一间房,其余三间她租给了大学生,75元/人/间/周的租金,一年可收取房租11700元。
抵扣了银行利息还有略微剩余,虽然暂时还不至于致富,但至少Jane的名下已有了一套在不断增值中的房产。
2001年
Jane这套20万的房产经银行评估升值为35万,Jane从银行里拿出了这增值的15万。
第一套房产如今每年依旧是11200元的利息,但房租却上升为90元/人/间/周,一年即为14040元。
看到了房产投资巨大的升值空间,Jane决定继续买房。
Jane又选中了一套价值30万的四室两厅的房子,用第一套房子升值的部分资金作为首付,继续向银行贷款21万,利息为每年14700元。
将四间房子出租给4个大学生,房租为90元/人/间/周,每年收房租18720元。
这样的经济条件下,Jane和Stuart终于得到了Stuart父母的默认,举行了婚礼。
2003年
Jane先后购置的两套房产皆升值到了50万,从银行中拿出35万的升值资金,Jane计划继续投资3幢房子,这次她看中的是买土地造花园洋房,这样做还能减少部分税收。
虽然5年来,房产一直在稳步上涨,房租也在日益攀高,但刚刚当上医生的Stuart还是不太赞成妻子的一再冒险。万一遇上了金融危机的话,房价会不会下跌?房子会不会偶尔租不出去?
聪明美丽的Jane最终说服了丈夫,她分析了澳洲近40年的房产走势,用事实说话,给丈夫吃了一颗定心丸。
2010年
果然,因为Jane的坚定和远见,如今Jane名下已拥有15幢房产,价值750万澳元(约4500万人民币)。
Jane从来不曾卖掉他们买下的房产,而是以房养学、以房养家。经过银行评估房屋升值的钱,以及部分房租抵扣了利息剩余的钱,Jane现在每年大约有30万现金收入。而Stuart当医生的年薪也只有10万澳元(在澳洲已属高薪)。
Jane的母亲很是为女儿感到自豪。女儿不仅负担了弟弟读大学的费用,母亲还成为了女儿的第一号雇员,打理房屋的租赁事务,负责每周收取租金。
公公婆婆也的确对这个能干的儿媳刮目相看,虽然嘴上没说什么,但每周会借口看孙子往孩子们的家跑。
在澳大利亚,投资成功与否并不在乎你已经拥有的资金的多少,而是你是否具备理财观念。穷人一旦有了理财的想法,一样可以投资成功,一段时间后,成为百万甚至千万富翁。
如果你有4万元资金,你会怎么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