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到澳洲购买农场土地已经不是新鲜事,据媒体报道,早前一家未公布名字的中国企业在众多澳洲房地产经纪人的陪同下,对澳洲西南部的农田进行考察,并将于数月后重返澳洲,完成收购多个农场的交易,估计总涉资3000万元。在今年四月份,澳洲最大的农场Cubbie面临出售命运,而 McGrathNicol公司的高管代表农场来中国寻找买家,整个项目市值约逾6亿澳元。有分析称此举可能是为了缓解当地政府的财政压力。
专家认为,中国企业收购土地,一则为了农产品出口,二则也有可能是看上了土地下的矿产。但是越来越多的农业资产被中国买家收购,澳洲本土人士的担忧随之而来,他们担心外资泛滥有可能导致澳洲与中国政府产生“主权冲突”甚至外交紧张等问题。而澳洲全国农场主联合会则担忧,这一趋势可能给澳洲本土食物保障带来威胁,将农场食物纷纷进行对应国家的出口,并影响澳洲农场主生存空间。澳洲政府被呼吁对外国投资进行审查,以保障澳洲自身的粮食安全。
澳洲助理财长薛顿(Bill Shorten)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强调,对于外国人购买澳洲农业用地的焦虑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为了不给外界以不欢迎外国投资的印象,这一心理也是需要避免的。
澳洲贸易部长埃玛信(Craig Emerson)今年8月初也曾表示,欢迎中国企业对澳洲农业进行投资,澳洲民众对中国企业购买澳洲农场的做法存在消极的看法,但实际上中国目前对澳农业投资总体规模很小,并且只占在澳外国投资中很小的部分。在澳近两百年历史中,土地经常被外国投资者购买和转让。
农场投资有风险 回报利润高
根据澳洲法律的规定,非居民外国人无法购买二手物业,只能是全新的物业。新开发的农场,现在在澳洲基本上不可寻。所以,在投资农场的时候,无法以农场的建筑或其他物业作为交易标的,也很难通过外商投资审查委员会(FIRB)的批准。通常的交易模式是,以农场的生意,比如奶牛养殖、谷物种植等,作为买卖标的;而房屋等则作为工人必须居所附带加入。
目前,中国方面对澳洲进行的农场投资,大多以公司行为为主,特别是有国家政府背景的一些公司,很多时候是因为农场的生意对他们公司自己的产业链有很大的价值。
很少有个人投资农场,主要是因为风险大,金额高,特别是一些大型的农场,很难有实力买入,但是回报利润却相当高。当然,也有一些小型的价值70-80万澳元的小农场,但是又面临经营的问题,如果不了解农场的生意,很难保证盈利。而且近期澳元一直在贬值,农业出口可能会遭受一定受打击。
澳农业未来前景乐观 发展中国家需求上升
澳洲储备银行(RBA)近期表示,澳洲农业中期前景乐观。再加上最近APEC峰会力促“亚太地区自由贸易方案”,这也会是使澳洲农产品出口大为获益。因此,外商投资澳洲农场的前景还是相当光明的。
储行助理行长Philip Lowe称,高昂的物价和产量将在未来十年内为澳洲农业带来丰厚的回报。根据ABS的统计,由于降水丰沛,上一次财年的农业GDP上涨了约10%。物价的走高以及产量的增加是农业部门在过去一年里总收入大大增加。
Lowe表示,今明两年的农业收入对比过去二十年的平均水平预计增加近一倍。农业的增收主要得益于发展中国家不断增长的需求量,因为随着收入的提高,发展中国家对食品消费及能源的需求也同步增加。
Lowe在墨尔本澳洲农业圆桌会议(Australian Agriculture Roundtable Conference)上称:“农业的发展是由促使采矿业繁荣的相同力量所驱动的,也就是说,亚洲经济的发展以及数以百万计的亚洲人收入的稳步上升。”
来自新兴经济体尤其是亚洲的需求和产出已显示出了过去几十年形势的转变。值得注意的是,全球输出量增长的四分之三将主要来自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这是一个显著的变化,在过去,全球输出量增长的大部分都是由发达经济体创造的。
中国购买澳农场引争议 联邦政府鼓励农业投资
根据一项采矿业采用的新的外国投资模式,澳洲可能会鼓励中国公司在澳洲的农业经营方面投资,而不是买下澳洲农场。
这一新模式可以解除澳洲公众对外国公司拥有澳洲农田表示的关注,而又能使它们在澳洲农业方面投资以提高农业生产力,以满足中国对粮食日益增大的胃口。
澳洲贸易部长埃玛信(Craig Emerson)认为,“有很多种方法可以来解决这个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为了确保粮食的安全,中国必须拥有澳洲的大片土地。”他以澳洲矿产业为例说,中国“没有拥有澳洲所有的矿产,而是澳洲人民自己拥有这些矿产。”
他说,中国已经购买了澳洲采矿业的股份。他认为,中国也有机会与澳洲的农业达成类似的协议。“让我们想象一下我们的未来,澳洲生产更多的牛羊肉,这对我们的农民来讲是件好事,对地区的发展是件好事,同时对满足中国的粮食安全也是件好事。这岂不是皆大欢喜?那么,为什么你要放过这样的机会呢?”
同时为了对澳洲民众的关注做出回应,澳洲也联邦政府已委托调查机构对外国公司拥有澳洲农田以及农业经营的程度展开调查,不过这种新的“互惠互利”的投资模式应该还是被看好的,未来前景依旧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