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税改案推出以来,虽然众说芸芸,褒贬不一,但是,大部份都是围绕在工党政府实施的力度和用心来讨论,反而是对138条税改案本身的讨论不多,笔者奉劝读者千万要小心应对,不可掉以轻心,因为从周二陆克文政府公布的预算案来看,亨利税改案将是跨越两党取得的未来施政共识,实施是早晚的问题,如果您要做长期的投资防老、养老,不妨好好认识它、了解它,终究这是未来趋势,未雨绸缪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首先,我们先讲大方向,从预算看税改的目的是要创造一个澳洲均富的社会。均富这种东西本来就不可两全其美的,“富”是大家都想的,但若大家都富,那就不是富了,举例而言,一个在澳洲每月领$1000元失业金的人,在中国等于¥6000元人民币,虽称不上是富,至少也是中上小康之家。所以穷与富在中澳标准是不同的。
“均”更是矛盾,若对富人课以 太重的税,那绝对是会减少人民冒险奋斗的积极性,所以,再怎么均也只是程度的不同,绝不可能回到共产主义的齐头财富社会平均。
倒有一样东西是肯定的,那就是靠炒房来发财的机会恐怕会受到限制。因此,我们先从未来税赋对房地产的影响谈起。
第一,影响最大的是州政府,恐怕要废除印花税,PayRoll Tax,而改征地价税。
现在的自用住宅,只有部分州对超过100万以上的豪宅开征地价税,将来恐怕要全部依土地大小及价值来开征地价税,那些在Dural住五Acres的房主要小心了,还有住在地大1000米以上豪宅也是目标,反而是住大楼单位者占便宜,因为地再大再值钱,二、三十户,甚至百余户分摊下来就少了。这种趋势必然会造成人口向都市密集发展,您嫌拥挤也没用,除非您愿意去付高地价税。
其实若依使用者付出的赋税原则来说,这也是合理的,因为若一个都市共有 100万亩土地,占有土地者依比例来缴税,这有什么不对?台湾就有土地税,但中国没有,因为中国土地不属于个人。
第二,废除印花税后,会再活络地产交易,现在每次买卖房地产要缴3-5%(各州不同)的印花税,以维州为例(因为它的Stamp Duty最高)一幢房子买卖十次,一半已缴给州政府,等于一头牛买卖一次就刮一层皮,这是非常不合理的。废除印花税会加速物业的流通。
第三,废除Negative gear tax,很多中高薪所得者,现在最常见的方法是利用投资房地产的利息支出来抵税,根据亨利税改中的一项建议就是废除这项可抵税的优惠条件。
但相对的根据税改案,中等收入者税赋也减少了,年收入$25,000者免税,$180,000税率是35%,$180,000元以上是45%,这样年收入在$25,000 到$180,000(我想我们大部分人都在这个范围之内)缴35%的税也还算合理,就不必再去找什么Negative gearing来避税了。
第四,Capital gain的减免比例将从50%降到40%。现在您的投资房持有若超过一年,将来出售时有一半是免税,另一半再并入投资者当年所得缴税,将来这50%的减免恐怕会降为40%。
从以上这些未来税改的政策来看,政府将不再鼓励人民把钱长期性的投资在房地产,而是想把资金导向财务投资。
这样做的目的是,现在房地产投资是“投”资者拿少数钱(10-20%)来博大钱,不足的向银行借,银行没钱向国外借,这样的结果是澳洲欠下一屁股的外债(将近4000个亿),还有地产变成是“空”的涨势,泡沫化了。政府希望将来大家投资的是“钱”,是手头上实实在在的钱,有多少钱就投资多少,而不是用杠杆来以小博大,那是“投机”不是“投资”。
但要造成其效果则是必须减税,现在投资房地产成资金避风港是因为它只要不卖就不必缴税,所以很多人坐拥空城,政府现在要提高大家的养老金储蓄,从9%提到12%,等于把钱从地产抽走投入到“流动资金”中,这样澳洲就可以增加储蓄,减少外债。
除此而外,鼓励存款,利息收入$1000元以下减半纳税,并增加标准扣除额,补贴低收入户的退休金,这些都看出政府鼓励存款的决心。而这几项政策效果如何呢?我们以后再慢慢分析。